Mr.控 | 见“圾”行事的分拣机器人
380 [ 厂家供稿 ]

image.png

为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境,

自2019年起,
北上广深等46个城市
陆续实施严格的垃圾分类措施。
因其在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显著,
垃圾分类新规全面铺开后
便得到全社会的积极响应。

image.png

但在实际操作中,

垃圾分类并非一切顺利。
例如,
无法准确识别不同的垃圾特征而无法归类,
干湿垃圾分离不彻底会造成环境污染等等。
尤其是厨余垃圾,
由于湿度大、易腐烂、有异味等问题,
在分类投放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麻烦。
人工手动分拣费时费力,
弄不好还会沾得满手油污。
“如何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垃圾分类”
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点。

image.png

值得注意的是,

一些帮助垃圾分选的相关设备已经上岗,
例如破碎机、干洗机、除臭塔、
打包机、风选机、磁选机等,
它们已经可以保证
垃圾回收的安全、高效与环保。
而在硬核科技的加持下,
“光学分选”和“机器人分拣”等
更加智能的分类设备
也趁机成功“上位”。

image.png

光学分选设备,
是借由高光谱成像系统
来实现对垃圾的正确分类。
简而言之,
所有物体都会选择性地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
而光学分选设备可以借助
近红外(NIR)和可见光谱(VIS)技术,
通过检测特定光线照射“物品”后缺失的波长,
来判断出被照射“物品”的成分。
除此之外,
光学分选的速度也十分优秀,
每分钟能完成1000次分选。
唯一的缺点大概是造价昂贵,
一台光学分选设备价格高达百万美元。
用不起光学分选,

那就试试机器人分拣。
随着传感器性能的提升,
机器人有了更加智能的识别和分拣能力。

例如AMP Robotics公司研发的

可回收材料分拣机器人系统,
分拣速度高达80次/分钟,
是人工分拣速度的两倍。
同时,
它还可以
按照颜色、透明度、不透明度等维度,
对纸盒、塑料、金属、电池、电线、薄膜等
单一材料和复合材料进行熟练分拣。

该分拣机器人的“控制系统”AMP Cortex,

可以将搭载“机器视觉”识别设备的
三臂拣选机
与AMP Neuron中云端存储的
数百万图像数据相结合,
这种机器人+人工智能的组合,
通过在实战中不断学习,
最终实现了
“准确识别、高效分拣、放置回收”的功能。
不得不说,
在“机器人分拣”工作的过程中,
每一步都蕴含着智能科技的气息。

如此前沿的科技应用,

也让AMP Robotics
获得了诸多投资机构的青睐。
其中,
联想控股旗下早期投资机构联想之星
曾领投该公司的天使轮投资。
2021年初,
AMP Robotics又宣布
完成了5500万美元B轮融资,
融资总额已接近7500万美元。

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联盟

理事长张益估算,
未来10年,
垃圾分类带动的产业规模约有4000亿元,
这意味着“循环经济”的市场
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在智能技术及服务的普及下,
垃圾分类将更加轻松与精准 。
而处置效率的提高,
亦能帮助垃圾更有效地变废为宝 ,
进而缓解甚至破解当下垃圾混投的普遍难题,
让治理更加高效,
让生活更加美好!

Copyright © 2020 科技见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