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秒杀"无法完成的任务
2020年11月初,当陈文辉团队接到为 Motorola公司定制相机功能以满足业务场景需求的通知时,离产品上市只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
由“0-1”做产品,这可以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却万万没想到会被陈文辉轻松“秒杀”。
他公开了记录自己创作点子和技术积累的创新“日志”,在“2016”这一章中调出著名的“变形矫正”技术文档,稍加调整便作为扫描功能的原型,提交给新产品导入流程,这让市场和产品团队对此竖起大拇指。
但是,这并非陈文辉和他的“创新日志”首次在全场引起轰动。
到2020年4月,陈文辉的“日志”在2020年初的调查记录中显示,竞品手机的拍照和录像功能的比值都在16:3左右,这意味着竞品的大部分功能集中在拍照上,而对视频功能的关注较少。目前竞品在视频方面还没有发力,这是个极好的机会。
这个陈文辉的老朋友果真没让我失望!《日志》中大量积聚的摄影模块技术被陈文辉巧妙地重复使用。
通过视频软件开发工具(Video SDK),将成熟的摄影模块专色模式、人像模式、双景录像及专业模式等对接到视频模块,快速完成从拍照到视频的功能扩展。
根据内部测试结果,陈文辉提出的视频解决方案反馈满意度高达96%,认可度极高。2020年底,竞品宣传的重心逐渐向强调视频功能转移,拍照录像功能的数量比也达到1:1,证实了陈文辉当初的判断。
陈文辉与团队多次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成果不是一蹴而就,就是灵光乍现。这一系列高质量的创新设计,是他多年积淀和厚重积累的成果。
保持记录10年
总是好奇的日志作者
陈文辉的日志记载已经将近10年了。「(创新)这个火花从未熄灭,」陈文辉说,「我觉得它是正确的,值得的。」
自2011年起至今,陈文辉每天利用业余时间至少学习一小时,为自己的新想法写些代码,或扩展学习新知识。
“全自动基础结构”和他为组织内部设计的“log分析工具”已经开发出来,并在团队的工作中广泛使用。只需将电脑与手机相连,就能帮助 APP团队的研发工程师在各个方面提高效率,节约时间。
举例来说,最初的测试过程就像是只有输入口和输出口的黑盒子,当原料从输入口进入黑盒子时,工程师只能等着黑盒子把原料加工好了再出来。
也就是说,只有在整个过程完成之后,传统的测试流程才会知道是否存在问题,在使用全自动的基本设置之后,系统每小时都会自动观察所有代码的运行,工程师可以随时了解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随时加以解决。
整套设备实现了适应性,使团队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节省了研发工程师的时间。
共享“创新日志”
请团队一起写下新的篇章
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创造出新的产品,并为消费者所用,这会带给我们极大的成就感和骄傲。陈文辉说,“而且我还希望,在保证项目的同时,在技术方面或探索需求方面,能够为公司有所贡献。”
他向团队分享日志,并邀请团队一起撰写新内容,鼓励每个团队成员分享技术,主题可能是个人兴趣方向和脑洞,也可能是最新的技术趋势。
每到中秋,团队都会进行“中秋比武”,对业务、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进行考核与分享。球队也有不定期“集体讨论”的习惯,经常互相启发,灵感井喷。
2016年,陈文辉还组建了一支E2E开发虚拟小分队“柠檬小分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项目以外的新事物。
所有的 APP都会在 Icon上显示一个蓝色的柠檬标志,这也是团队命名的来源。研究用户需求的视频软件开发工具的重要记录是由“柠檬小分队”共同完成的。
陈文辉的日志和团队将继续往下写,更多未来的“璞玉”将随着新需求的提出而闪耀。大家盼望,陈文辉再次“惊艳全场”。
-
405 砍柴网
-
359 厂家供稿
-
330 互联网
-
425 厂家供稿
-
359 厂家供稿
-
329 厂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