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的65岁以上老人有听力损失,11亿年轻人(12-35岁)由于暴露于娱乐环境中的噪音而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在大众过往的认知中,听力衰退往往都存在于老年人群体,而现如今,由于长时间和过度接触分贝过大的声音,噪音也在“偷”走年轻人的听力。事实上,大众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噪音时代”。
当前,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无孔不入的社会生活噪音已牢牢附着在大众日常生活之中,娱乐场所的音乐嘈杂声、商户叫卖和促销声、小区邻居的装修声等等都是造成大众听力损伤的“元凶”。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果听力损伤不加以干预,到2050年,残疾性听力损失人群数量将增加至9亿多,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
听力受损无法逆转,别让老人“被静音”成为常态
听力的损伤是渐进的,通常来讲,大多听力损伤往往是高频听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小、不易被察觉,但如果损伤持续存在,其他频率的听力进一步下降,那么就会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研究表明,即使是有限的噪声暴露也会对我们耳朵中的听觉细胞——毛细胞之间的细小丝带造成永久性损害,只要在90分贝的环境下待超过4小时,听力就会受损。年轻人的病因,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白天电玩城、下午KTV、晚上去蹦迪、路上戴耳机,这一系列操作实际上都在“隐形”的损伤听力。
而听力问题在老年人群中则非常普遍,老年人因为听觉系统的衰老、遗传,或者噪音接触的积累,大多都会有耳背的问题,也就是老年性耳聋的症状。因为老人耳背症状的高发,大多数家庭通常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然而,医学研究表明,一个双侧耳均存在听力损伤的患者,如果长期不进行干预的话,耳朵的听觉中枢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会逐渐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渐进(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长此以往,老人的言语识别率大幅下降,时间越长越严重,最终耳朵因为“用进废退”而失去沟通的能力,进而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甚至导致被社会隔离的状况发生。
因此,我们在关心自身听力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家里或身边的老人,帮助老人尽早干预听力损失,跨过“听力障碍”这道门槛。
科技向善做耳朵的“守护者”,天籁行动呼吁全民关注听力健康
作为腾讯旗下顶尖的音频通信和处理研发团队,腾讯天籁实验室致力于云会议等应用场景,打造下一代实时音频通信端到端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高清、纯净、流畅的音频通信体验。同时,腾讯天籁实验室秉持着“科技向善”的愿景,积极用技术践行社会公益。
去年9月,腾讯天籁实验室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共同发起“天籁行动”,面向听障人群社会责任领域的开发者、厂商及伙伴免费开放天籁音频AI技术,提升人工耳蜗降噪改善人工耳蜗佩戴者的使用体验,帮助听障人群解决“听不清”难题。去年12月,腾讯天籁行动还发起了“帮听障儿童说出爱”项目,帮助听障儿童参与语言康复训练。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为了进一步引起大众对听力健康的重视,腾讯天籁实验室将联合新华社·声在中国、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等机构单位共同呼吁大众关注自己与家人听力健康的状况,敬请期待!
-
107 互联网
-
230 互联网
-
356 互联网
-
239 互联网
-
338 互联网
-
273 互联网
-
233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