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四院徐进志教授: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擅长高难度微创手术
351 [ 互联网 ]

“我常遇到一些患者,因为害怕留较大疤痕等原因,对疾病治疗有所犹豫。为帮助市民更好解决病痛,医院引进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引进后,它可成了‘大红人’。很多患者都慕名找到我,希望能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为他们完成手术。”近日,哈医大四院胸外科主任徐进志教授这样告诉记者。

徐进志教授表示,结合患者需求和病情,今年3月份,胸外科“达芬奇”手术量达到60例,刷新了胸外科自开展“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技术以来单月手术量的最高纪录,单月手术量达省内达芬奇总手术量的近7成,满足了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

王女士(化名)今年64岁,近半年来,她总是出现胸闷、气短情况。因为比较性格坚强,她并没有在意,仍坚持在家中务农。但1周前王女士的不适症状突然加重,活动时甚至出现喘憋感。家人立刻带着她前往当地医院,诊断为右肺上叶占位、右肺下叶结节。这让王女士犯了难,她有自己的小心思,想彻底治愈疾病的同时,又担心做完手术之后自己剩不下多少肺。为此,她多方打听,找到了哈医大四院胸外科徐进志教授,还点名想要“大红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

结合病史和检查结果,徐进志教授认为她右肺上叶病灶较大,较大可能行肺叶切除,而下叶结节较小,可行楔形切除,拟在“达芬奇”机器人下行手术治疗,在3D及高清10倍视野下,将化身最节省布料的“裁缝”,为王女士节省每一寸肺组织。经过缜密的会诊,徐进志教授团队制定了手术方案,仅用时40分钟,便完成手术。手术精确完整地切除了病灶,保留了大部分肺叶。从根本上解决了术后通换气障碍的问题。三个手术孔也消除了她疼痛问题。

一年前,曲先生出现进食不适感和吞咽困难情况,通过多方打听,他找到了在食管疾病上造诣很深的哈医大四院胸外科徐进志教授。徐进志教授反复研究了曲先生的影像学检查,并未发现食管有明显占位,马上为曲先生行食管镜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徐进志教授诊断他为食管平滑肌瘤、胃食管反流、贲门狭窄。虽然不是恶性肿瘤,但如果不尽早治疗,也会有溃疡及癌变的可能。

“我听说我的病治疗需要开‘大刀’,我不想留那么大的疤痕。”曲先生将自己的诉求告诉徐进志教授。徐进志教授告诉记者,曲先生的手术有一定难度,因为肌瘤较小,而且与食道黏膜层关系密切,这是一台极具精准技术体现的手术。结合曲先生诉求,徐进志教授决定为曲先生进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食管平滑肌瘤切除、贲门肌肉切开、胃底折叠手术,在徐进志教授、胸外一科团队与麻醉科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完美配合下,手术精准切除了瘤体,切开贲门肌肉及胃底折叠也很好地释放了贲门压力,有效地达到了抗胃酸反流的目的。而且手术本身创伤小,出血少,时间短。

据了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又称"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革命性地改变外科医生进行微创手术的方式,由外科医生操作操控台的手柄控制进入人体内的机械臂来完成各种精细复杂的外科操作。系统高清放大的3D手术视野,超过人手极限的可转腕器械和直觉式操作,让外科医生实现精准的微创手术方式。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经成熟地应用到多个外科领域,包括泌尿外科、普外科、胸外科、妇科、小儿外科和心外科等。

目前,达芬奇手术已经成为某些单病种手术的金标准。例如,美国 AUA 泌尿外科学会在前列腺癌诊疗指南中已经将达芬奇手术列为前列腺癌手术治疗的金标准。根据美国《美国世界报道》统计,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经成为评选全球最优秀医院的主要参数之一。

3月末,徐进志教授团队刚刚完成了第300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徐进志教授提醒市民,要重视日常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结合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越早治疗,预后效果越好。

Copyright © 2020 科技见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