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在美国的发展史与老一辈华人穿越大洋彼岸的冒险是分不开的。从“淘金热”第一批华人移民登上美洲大陆,为了能够在当地寻找更好的前景,门槛较低的餐饮业成了许多华人移民的选择。中餐馆也就从那时开始,养活了一代又一代在美华人。但最初的中餐馆只有非常传统的运营模式,也没有餐饮点菜管理系统,全靠餐馆的美味留住客人。
起初,很多初到美国的华人由于语言不通,只能够从事一些最辛苦、赚钱最少的洗碗工、车工,月薪也仅为1000美元。但经过多年长时间的工作,一些家庭凭借着攒下的足够的钱,选择摆脱打工的命运,在更缺乏中餐馆的地区买下店面,开起了中餐馆。
这些中餐馆多以夫妻店为主,以家庭为核心,以广东、福建移民居多,大家的愿望只是为了谋生。菜谱都是老一套:春卷、鸡肉捞面、炒饭、炒杂碎、炒面等等。同时,在柜台后面,福建的餐馆工人们享受着他们的员工午餐,面汤、青菜和一点海鲜,再加上白饭,作为传统华南家庭餐。这便是最先在美国流行起来的中餐馆的模样。
20世纪70年代,由于曼哈顿唐人街缺乏高质量住房,台湾新移民决定转向纽约皇后区法拉盛定居,法拉盛一开始也因此被称为“小台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小台北”又先后迎来了大量的大陆移民,高度多元化的法拉盛唐人街也随之崛起,让其成为了美国东海岸真正的“华人之乡”。
随着大量亚洲银行、企业的涌入,华人在国际社会地位的提高,带动了法拉盛的繁华,也改变了法拉盛的食物。新世界购物中心和罗斯福大道上的纽约美食广场等的兴起,中餐馆日渐兴盛,奶茶、火锅、小笼包等中式美食开始占领美国市场。
从维持生计到法拉盛的兴盛,再到疫情的萧条,虽然中餐外卖点业务在美国依然稳健,但其未来却依然令人担忧。疫情对中餐厅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点餐和复杂烹饪的中高端餐厅濒临倒闭,唐人街游客骤减,留学生不再出没,超过七成的“流量”凭空消失。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与萧条的社会经济,MenuSifu正在以智能化的餐饮点菜管理系统帮助在美中餐馆实现数字化转型,让中餐馆经营者们能够重拾信心。在MenuSifu科学、高效的系统协助下,改变传统夫妻店运营管理落后的局面,也在招工难的大背景下让中餐馆依然可以井井有条地运作。MenuSifu还将不断创新升级,助力在美中餐馆寻得更多商机。
-
294 互联网
-
261 互联网
-
167 互联网
-
279 互联网
-
1377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