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兰山区妇幼保健院赴城口支医专家王波:鲁渝仁心筑梦 风雨同舟为家
137 [ 互联网 ]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中医真是太神奇了!”近日,面对重庆患者的感谢,王波,这位来自山东的医生腼腆地笑了。这半年来,他支医工作接诊病人共2700余人次。

2024年7月31日,对临沂市兰山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波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王波作为临沂市选派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之一,带着医院党委的嘱托,告别年迈父母和即将高考的孩子,不远千里、跨越山河,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来到重庆市城口县高观中心卫生院开展支医工作。援渝是情怀,更是使命从东部沿海省区到西南川渝大山深处,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饮食、生活上的不适,更要面对湿热气候的挑战。八月的重庆城口,正值天气炎热的三伏天,王波顾不上气候、饮食等方面困难,立即全身心投入援渝医疗工作。“援渝是情怀,更是使命。自踏上援渝之路的那时起,王波便把责任扛在肩上,将使命化作为奋进的动力,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守护当地百姓健康,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工作中王波牢记组织嘱托,用精湛的医术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心系百姓,践行医者使命,用心用情架起为民服务“暖心桥”。自参加援渝工作以来,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业务特长,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解除了患者的疑虑恐慌和疾病带来的痛苦,并传帮带教,为受援医院做好医学教研工作,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方百姓健康。曾因“咽部干痒,犹如炙煿紧贴咽后壁”的62岁何姓女士,多次远路颠簸求医,仍感症状不减。此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慕名前来就诊,经仔细询问病史,王波对症施治,遂予半夏泻心汤加减,以调寒热除痞满。病人首诊只要了两付药,第三天一早就来门诊,说咽部从来没有这么舒服过,要求原方不变再拿三付,后随访咽部已无不适感。投身支医以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少患者更是送来锦旗,对王波的诊治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医院中医科门诊开展日常诊疗工作中,不论酷热的三伏天,还是湿冷的数九寒天,王波都坚持坐诊。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和群众口碑,接诊量由最初的每天三四人次,逐渐达到每天二十余人次。病人虽然多了,但对病人的态度不变,始终和蔼可亲;对病人的诊疗不变,始终一丝不苟。

在临床诊疗活动中,王波耐心教诲年轻医生,将自己所学所悟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期间共开展临床教学10余次,带教查房70余次,疑难危重病例讨论10余次。帮助制定门诊诊疗规范,系统的传授中医望诊、切脉、问诊、理法方药,规范病房病例。并结合当地常见病、多发病,举办了《肺胀的诊治》《带下病的诊治》《中医体质辨识》等理论培训班,为卫生院的诊疗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对巴山草药的药膳进行了初步的归纳总结。

工作繁忙之余,王波利用休息时间为当地居民义诊、查体,并积极参加城口县首届中医药夜市、职业高中义诊、健康科普讲座等活动,还深入辖区20多个村庄开展家庭医生入户诊疗服务。一次前往复兴村丝棉坪时,由于山上的落石把进村的道路阻塞了,只好下车徒步两公里山路历经两个小时才到达。当住户看到医生时,满是感激的话语和递来的暖暖的热水,那一刻,所有的苦累,都觉得是有价值的,守护人民健康的责任是神圣的。王波一心为民勤恳工作,赢得了单位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支援单位为其颁发了业务院长聘书,群众为他送来了感谢的锦旗。王波表示将以此为起点,把荣誉当做鞭策的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着鲁渝仁心筑梦、风雨同舟为家的情怀,继续为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临沂市兰山区妇幼保健院 姜曼)


Copyright © 2020 科技见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