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雨花非遗馆:“潮起东方队”的国潮文化破圈之旅
105 [ 互联网 ]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潮起东方队”深入湖南雨花非遗馆,开启了一场非遗文化与国潮创新的探索之旅。非遗馆作为湖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窗口,近年来将传统非遗技艺与“国潮”文化巧妙结合,开创了“非遗+文创”的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成为国内非遗保护的典范。

踏入非遗馆的那一刻,调研团队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历史韵味与现代创意的奇妙世界。在非遗综合展示馆,精美的花灯如繁星点点,魔童“哪吒”的皮影形象灵动鲜活。团队成员们沉浸其中,感受着非遗的独特魅力。

“这个竹蜻蜓好有意思!”调研团队被一位正在展示竹编技艺的老人吸引。这位老人是竹编非遗传承人田芳准。他手中旋转的竹蜻蜓,不仅展示了力学平衡的巧妙,更承载着非遗技艺的智慧。田老先生热情地向团队展示了他的竹编作品——骆驼竹筐、二维码竹筐、竹编台灯等,每一件都妙趣横生。他分享了自己学习竹编的经历,以及竹编在现代生活中的独特乐趣。团队成员们被田老先生对非遗的坚守深深打动,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调研过程中,团队还采访了多位非遗传承人,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和实际诉求。钟表展览馆馆主讲述了钟表在中国家庭中的故事,同时也分享了日常经营中的成本、设计和销路问题,为团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这次调研,团队深刻认识到创业政策激励和媒体传播在非遗传承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发现,非遗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文化底蕴少”“脸谱设计多”“公众偏见多”等问题,亟需通过创新设计和文化传播来解决。团队成员们表示,他们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不仅是历史的瑰宝,更是时代的潮流。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非遗文化在国潮的浪潮中绽放新的光彩。”团队负责人感慨地说。这次调研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团队成员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创新非遗文化的决心。

湖南农业大学作者:张以薰 郭皓 何奕璇 藕田苇 袁思婷 田玉洁 李德玺 陈冠军 孙开宇


Copyright © 2020 科技见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