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推动新型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了充分挖掘数据的潜力并释放其经济价值,推动数据的市场化流通与多方合作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数据经纪商作为专业化的数据中介,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全球领先的数据经纪商,如Acxiom、Experian和Oracle,每年管理数十亿条消费者数据,这些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化平台的定向广告和个性化推荐,大大提升了平台的商业竞争力。然而,平台与数据经纪商之间的数据合作也引发了用户数据滥用的争议,加剧了消费者的隐私担忧。Facebook与Cambridge Analytica合作的典型案例便暴露了这一问题。因此,平台常因隐私问题而放弃与数据经纪商的合作,但在双边市场环境下,平台是否应与数据经纪商合作、以及在何种市场条件下合作最优,仍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和明确的理论指导。
针对这一关键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与科技商学院的张鑫、程丽红、余玉刚,与华盛顿大学的谭勇教授合作,在国际信息系统顶级期刊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ISR) 上发表了题为“To Partner or Not to Partner?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Platforms and Data Brokers in Two-Sided Markets”的研究论文,系统探讨了双边市场中平台与数据经纪商的合作机制。
该研究构建了一个多主体序贯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在隐私负外部性影响下,多个竞争平台与数据经纪商之间的策略性互动。研究明确界定了促成合作或导致不合作的市场边界条件。研究发现,尽管隐私担忧增加了平台失去用户的风险,但由于负向跨边网络效应的存在,这种隐私担忧同时也可以作为降低广告商市场竞争强度的战略杠杆,从而有助于平台提升广告价格,最终提高平台的盈利能力。这一发现指出,隐私担忧不仅是风险,也可成为平台应对广告市场竞争的有利工具,打破了传统上将隐私问题仅视为负面因素的观点。此外,研究还进一步考察了多个平台同时与数据经纪商合作时的博弈行为。结果显示,尽管合作提升了广告的精准投放能力,但当所有平台都采取合作策略时,其相对数据优势反而被削弱,同时面临更高的用户隐私担忧压力,最终可能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双输的“囚徒困境”。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了差异化、非对称的数据合作策略,指出其在缓解平台间竞争与隐私冲突、优化数据资源配置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而言,该研究聚焦于数据要素应用所引发的隐私负外部性问题,系统揭示了竞争平台与数据经纪商在数据市场中的策略性互动,为构建合理的数据合作机制和完善数据市场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策参考。
-
364 爱卡汽车广州
-
376 互联网
-
376 厂家供稿
-
675 互联网
-
462 互联网
-
276 互联网
-
389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