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冉小琴)在德国工业 4.0 战略提出后的第十个年头,全球制造业正经历着自电气化革命以来最深刻的变革。作为装备制造业的 "血管系统",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冶金矿山、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然而,传统液压系统的三大顽疾如同枷锁:高达 30%-50% 的能量损耗率使其成为工业能耗大户,矿物油泄漏导致的年均 12 万吨油污染相当于 1800 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而依赖人工调试的压力控制模式更使得设备综合效率长期徘徊在 65% 以下。这种高碳低效的发展模式,在 "双碳" 目标倒逼与工业 4.0 浪潮的双重冲击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中国液压工业的特殊性更增添了转型难度。尽管市场规模预计 2025 年突破千亿元,但全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 1.2%,不足国际巨头博世力士乐的三分之一。低端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导致全行业利润率连续五年低于 5%,而高端液压件 80% 依赖进口的现实,更凸显出技术代差的鸿沟。
在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波克兰液压(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张剑(曾用名张笕檀)凭借前瞻视野与技术领导力,带领团队构建“软硬协同”的数字化生态,推动中国液压行业从传统制造向绿色智能跃迁。2024年,张剑获全球工程机械50强峰会组委会颁发的“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影响力50人”,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人物。
2014年张剑进入波克兰液压(上海)有限公司后,迅速组建跨学科研发团队,以“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和“零碳液压解决方案”为核心目标,提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构建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生态系统”。基于这一理念,团队开发出四款国家版权局认证的核心软件系统,形成覆盖供应链、生产、库存与决策的数字化矩阵,并通过数据流与业务逻辑的深度耦合,打造“数据采集-分析-决策-优化”闭环赋能体系。
机械设备原料进销存管理系统通过动态需求预测模型与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原材料采购、仓储与消耗的全流程透明化管控。系统利用机器学习分析历史数据与市场趋势,自动生成最优采购计划,并结合 RFID 技术追踪物资流转。
机械制造生产库存信息整合系统则致力于打破数据孤岛,通过分布式数据中台架构,无缝连接 ERP、MES 与供应链管理系统。数字孪生技术的引入,使生产线与库存状态能够实时模拟联动,大幅提升跨部门协同效率。
在数据分析层面,机械制造行业大数据分析系统整合设备传感器、能耗日志与市场舆情等多源数据,构建起故障预测与需求洞察的智能模型。借助 LSTM 神经网络,系统对设备剩余寿命的预测准确率高达 92%,成功预警关键设备故障 137 次,避免企业超 2000 万元的停机损失。同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行业报告与客户反馈,生成市场需求热力图,助力新品研发周期缩短 40%。
而机械制造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以工业物联网平台为核心,融合边缘计算与强化学习算法,实现生产线的自适应优化。边缘节点将数据处理延迟降至 50 毫秒以内,实时调整设备参数以应对突发工况变化。某智能工厂试点中,该系统使生产线综合效率提升 28%,产品不良率从 1.2% 降至 0.3%,推动制造精度与能效迈向新高度。
四大系统并非孤立运行,而是通过数据流与业务逻辑深度耦合,形成“数据采集 - 分析 - 决策 - 优化”闭环赋能体系。这样的软件生态不仅填补了行业数字化工具空白,更以区块链、数字孪生、LSTM 等前沿技术为支撑,凸显创新深度。系统落地案例中,库存成本降低 22%、故障预警准确率超 90%、能耗下降 19% 等量化成果,印证了技术实效。这些突破为机械制造领域“绿色智能、数据驱动”的新范式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杆路径。
张剑指出:“未来竞争的核心是生态体系竞争,唯有打通技术研发、管理与产业链协同的全要素壁垒,才能在国际市场掌握主动权。”在此战略指引下,波克兰液压计划于2027年推出“零碳液压工厂”示范项目,目标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碳中和。通过光伏发电、废热回收与碳足迹追踪技术,工厂碳排放强度预计降低60%,将绿色理念从单一产品延伸至制造生态。
中国液压行业曾长期处于技术引进阶段,而张剑团队的实践标志着行业从“跟跑”迈向“领跑”。这一跨越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技术-管理-生态”协同进化能力的体现。例如,在供应链领域,波克兰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建绿色联盟,推动供应商采用可再生材料;在客户端,提供液压系统能效优化服务,帮助客户减少30%的运维成本。张剑强调:“真正的产业升级需以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这一理念正通过波克兰的全球化布局落地。
面对“双碳”目标与全球化竞争,张剑提出更高目标:通过AI驱动自适应液压系统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构建液压行业可持续发展新范式。未来,波克兰将探索基于数字孪生的远程运维模式,实现设备故障“预测-诊断-修复”全自动闭环;同时开发生物基液压油,彻底解决矿物油污染问题。“我们不仅要制造高性能产品,更要通过模式重构引领全球行业变革。”张剑表示。这种以技术创新为根基、以生态协同为路径的战略,不仅响应了国家“双碳”目标,更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开辟了一条从“制造”到“智造”的跃升之路。
液压技术的绿色智能化转型,是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缩影。张剑团队的实践证明,在核心技术突破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工具赋能、管理流程优化与产业链协同,传统制造业完全能够实现“弯道超车”。随着零碳工厂、智能液压系统等项目的推进,中国液压行业正从全球价值链的参与者,逐步转变为规则制定者。这一历程,既是对“双碳”使命的回应,更是中国智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
215 互联网
-
314 互联网
-
215 互联网
-
405 互联网
-
371 互联网
-
287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