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正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借助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乡村治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
一、数字经济的时代内涵与乡村价值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在乡村领域,数字经济不仅能够打破地理隔阂、缓解信息不对称,还可通过电商平台、智慧农业、数字文旅等新业态,激活乡村资源,提升产业效益,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
(一)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农村电商是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及抖音、快手等直播带货方式,农产品得以突破地域限制,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同时,电商配套的物流体系、冷链设施、支付结算等逐步完善,进一步降低了流通成本,提升了农产品商品化效率。
(二)推动智慧农业,提升生产经营效率
智慧农业是数字经济在农业领域的重要应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在生产环节,基于传感器、无人机、遥感等技术,实现农作物生长状况实时监测、病虫害智能预警、精准施肥施药。在管理环节,通过农业ERP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等,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在服务环节,通过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为小农户提供机械化作业、农业技术咨询、金融保险等一站式服务。
(三)培育数字文旅,激活乡村文化资源
数字经济为乡村旅游和文化传承注入了新活力。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乡村文化遗产得以数字化保存和展示;借助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开展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体验乡村风情,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四)建设数字乡村,改善治理与服务
数字技术还可应用于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如“互联网+政务”推动村级事务在线办理,智慧医疗、在线教育等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数字平台助力村务公开、村民参与,提升乡村治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尽管数字经济为乡村振兴带来诸多机遇,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不少挑战:
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在部分偏远乡村覆盖不足。虽然我国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已超过98%,但部分自然村、偏远山区网络覆盖仍然薄弱,5G网络在农村地区覆盖率相对较低。同时,农村地区物联网、传感器等终端设备部署不足,制约了数字技术应用。
二是农民数字技能欠缺,应用能力有限。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3.08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1.9%,但与城镇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农民数字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老年人、妇女等群体数字应用能力较弱。
三是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涉农数据整合难度大。由于部门壁垒、标准不一等原因,农业农村数据存在“碎片化”“孤岛化”现象,数据价值未能充分释放。同时,数据采集、存储、使用等环节的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数据隐私保护面临挑战。
四是乡村数字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取得显著成效,但整体来看,乡村数字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条较短、商业模式不够成熟,缺乏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典型模式。
四、对策与建议
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建议从以下方面着力:
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千兆光网、5G网络向乡村延伸,重点改善偏远山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网络覆盖质量。加快农村地区物联网、传感器等终端设备部署,建设天空地一体化农业农村观测网络。统筹规划建设农村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夯实数字乡村发展底座。
开展农民数字技能培训。实施农民数字素养提升计划,通过夜校、培训班、在线课程等多种形式,提升农民数字工具使用能力和网络经营意识。重点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业人员、村干部等群体开展专题培训,培养一批数字乡村建设带头人。鼓励互联网企业、职业院校等社会力量参与数字技能培训。
推动涉农数据资源整合与开放。建立统一涉农数据平台,制定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促进农业生产、市场、消费等各环节数据互通共享。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开放公共数据资源,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发利用数据产品和服务。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完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
打造一批数字乡村典型案例。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在智慧农业、农村电商、数字文旅、数字治理等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建设数字乡村博物馆、体验中心等,展示数字乡村建设成果。加强典型案例宣传推广,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数字乡村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能培训、典型项目打造等。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开发数字乡村建设专项金融产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制定数字乡村相关标准规范,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五、结语
数字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通过电商带动、智慧农业、数字文旅、数字治理等多路径推进,能够有效激活乡村资源、提升产业效益、改善人民生活。面对当前存在的挑战,需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共同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实现。
在新时代征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通过持续探索和创新,数字经济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书写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 周晟,武汉东湖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
372 互联网
-
417 互联网
-
475 互联网
-
445 互联网
-
519 厂家供稿
-
201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