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品谈 | 欧阳自远:胸怀壮志,科研报国
193 [ 互联网 ]

从仰望星空到拥抱星空,

他积极呼吁、坚定信念,

开启月球探测新征程。

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

他心怀祖国、勇于探索,

助推航天强国建设。

时代有我,君品相传。由凤凰网出品,贵州习酒联合打造的访谈节目《君品谈》第三季节目,本期对话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了解他的探月故事。

高瞻远瞩 坚定信念

欧阳自远积极呼吁探测月球

自1990年代初起,欧阳自远就积极呼吁中国启动探月工程项目,向公众和决策者宣传中国探月的重要性。他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月球在战略、政治、经济和科学上的意义十分重大。

1992年,欧阳自远写下了近两万字的报告《我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而,这一项目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大家说中国干嘛要去搞,让美国搞去”。

欧阳自远回忆探月初衷

面对研究资源匮乏等困难,欧阳自远仍然坚持对登月项目的信心。1994年,他起草了我国第一份探月计划的发展战略与长期规划,从太空地质情况、航天技术现状到具体登月流程,进行了极为详细的研究与论证,得到了“863计划”专家组的认可。

经过反复论证,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4年1月24日亲笔签字,批准了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也称“嫦娥工程”)项目的立项。提及此事,欧阳自远印象深刻,“当时是大年初二……(项目)批准后,我和栾恩杰、孙家栋,我们三个人高兴得下馆子”。

自此,欧阳自远被任命为“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在栾恩杰、孙家栋、欧阳自远等大批当代科学巨匠的努力下,中国的探月计划顺利开展。

从零开始 钻研探索

科研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

2004年,探月工程批准立项后,科研团队几乎从零开始探索。缺乏元器件、没有试验条件、技术被外界封锁……在近4年的时间里,“嫦娥一号”研制团队超常付出,上百家科研单位,近1万人直接参与攻关与生产,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难题。

欧阳自远提及当年前往电容厂,提出希望电容器在零下一百度和零上一百度的环境下都能工作,电容厂的科研人员怀着极强的责任心,攻克了这个在当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难题。欧阳自远说,在当时的背景下,“只要提出要求,他们还是能够艰苦地把它解决,中国人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欧阳自远谈及攻克难题

经过三年多的集体努力,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开启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辉煌历程。

同年11月7日,在确认“嫦娥一号”成功被月球捕获的那一刻,欧阳自远与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两位科学家抱头痛哭,“当时一边哭,一边激动地说‘绕起来了,绕起来了’,当时就只会说这4个字。因为所有的兴奋点都在绕起来了,这是生命当中最灿烂的一刻”。

追梦太空 科研报国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中国探月工程启动以来,欧阳自远一直从事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目标与规划的制定,担任首任首席科学家。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嫦娥二号”、“三号”、“四号”以及“玉兔号月球车”的成功发射与月表登陆,我国完成了对月球地表结构构造、化学组成、可利用资源分布等多项地质参数的采集与分析。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顺利升空。89岁的欧阳自远在此次工程中仍担任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说,“嫦娥五号”肩负着对月球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任务,我们将搞清楚更多关于月球演化历史的问题。

欧阳自远(左)向吴小莉(右)讲述探月历程

他提出要在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脉附近着陆,采集月球上“最值得带回地球”的土壤,此地从未有其他国家的探测器到访过。12月17日,“嫦娥五号”带着月球样品顺利返回地球,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及科研动力,欧阳自远说,国家的发展、国家的需要不断引领着他们探索未知。“我们是后来者,后来者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够跟得上他们,甚至超过他们,我们的民族要伟大复兴……我们(承担着)中国的这样的一个责任和义务”。

习酒用匠人精神,酿造君子品质

胸怀壮志,践行梦想。贵州习酒《君品谈》栏目以传播“君品文化”为宗旨,与你一起见证不同的精彩人生,让新时代的君品精神如习酒人的坚韧品质一般,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Copyright © 2020 科技见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