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智算枢纽”,芜湖“芯”基建跑出加速度
112 [ 互联网 ]

近日,由中建二局安徽分公司承建的芜湖珑腾智算互联网产业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项目中两栋数据中心和一座220KV变电站顺利迎来首批交付。单日材料运输量突破1200吨、单楼层1万平方米混凝土连续浇筑、日均完成2500平方米结构施工……据了解, 项目首栋数据中心较计划工期提前一年半时间完成交付,创造数字经济项目建设的 “芜湖速度”。

fb8a1bab7941576f705cd901c590ef8

项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重点发展的数字经济核心区,紧邻城市主干道与轨道交通枢纽,总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包含1栋综合管理楼、1栋220kv变电站、8栋数据中心以及室外总体配套设施等。项目旨在打造围绕无人驾驶、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总部经济及大数据产业采购销售、产品制造等数字化转型的高新产业园区。建成后将成为华东、华中地区高效数据处理、低延时数据传输的核心数据枢纽同时与“东数西算”工程十大数据集群内部形成联动,积极打造贯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核心数据节点。

如何在紧张的工期中抢出施工效率?对此,项目团队将施工面划分为8个标准作业区,现场投入6台汽车吊、3台塔吊构建“立体运输网络”,单日材料运输量突破1200吨,混凝土浇筑环节调配4台汽车泵与1台固定泵,实现单楼层1万m2混凝土连续浇筑,最终以日均完成2500m2结构施工的效率刷新纪录。同时,项目将室外工程拆解为6大专业分区同步穿插施工,在管线施工中,采用BIM技术预排强弱电、雨污水、消防管线走向,规避交叉碰撞点47处,同步完成道路、绿化、设备安装等配套工程,较传统工期压缩40%。项目自开工以来,在不到2个月时间内完成首栋5万m2数据中心主体结构封顶,8个月实现机房调试移交。

在直观的建设速度背后,绿色建造也成为了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内涵。项目坚持践行“双碳”目标,采用多项绿色施工技术助力项目低碳建造。采用雨水回收系统收集面积达2.8万m2,经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与道路冲洗,年节水量约4.5万吨;在建材选用上,采用高耐久性混凝土、再生骨料砂浆等绿色建材,使用占比达82%,减少碳排放约1500吨;机房区域楼板采用新型保温砂浆,隔音保温效果提升40%;采用LED节能灯具替代传统照明,节电率达60%;塔吊与施工电梯采用变频技术,能耗降低25%……

针对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大跨度、高荷载、多管线的复杂结构特点,项目团队引入BIM技术构建三维施工模型,将建筑结构、机电管线、设备基础等要素集成化呈现。在首栋数据中心筏板基础施工中,利用BIM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进行温度场模拟,制定“分区分层浇筑+智能温控”方案,确保基础结构零裂缝。针对数据中心机房区域密肋梁结构,采用BIM技术进行模板支架受力分析,创新采用新型模板支撑体系,使模板拼装效率提升40%,平整度偏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

数字时代,算力就是生产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效率决定了算力的“起跑速度”。项目以“科技支撑高效建造,创新驱动数字转型”为核心,为芜湖加快打造“智算之城”、融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从BIM技术的智慧预演到立体运输网络的高效运转,从雨水回收的生态循环到绿色建材的大规模应用,项目的每一项突破、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出资源调度与工程响应的极限能力,不仅塑造了算力绿色与成本优势,也推动磅礴算力从数据中心里奔涌而出,助力芜湖构建“智算+产业+生态”的数字经济全产业链,为长三角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王晓东)


Copyright © 2020 科技见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