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创产业发展处赞助,并由香港非营利时装推广机构Fashion Farm Foundation (简称FFF)策划及主办的第五个大湾区大型时尚项目——“大湾区:时尚融合 2025 GBA: Fashion Fusion 2025”成都站圆满收官。
“大湾区:时尚融合 2025”项目凝聚大湾区各城市6所专业设计院校和数十个时装品牌或时尚机构的设计人才,活动范围涵盖广州、深圳、中山、珠海、香港以及成都,举办三地时装秀、巡回时尚音乐夜、跨城时尚展览、时尚跨界联乘、活动分享会等丰富活动。成都站成功举办了两大活动,包括7月17日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时尚汇演 2025”以及7月26日举行的“大湾区时尚音乐夜 2025”。
成都,是国人心目中的“休闲之都”,是部分媒体眼中的“第四城”,在中国时尚市场上也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消费力强,文化包容性更强。作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圆心的大型时尚项目,“大湾区:时尚融合 2025”是该系列首次走出大湾区,首次将活动范围延伸至内陆城市成都。这是该系列走出大湾区、走向全国的第一步,也是大湾区设计力量向内陆辐射的重要里程碑。主办方期望通过这一战略性扩展,提升国内各城市对大湾区时尚行业的认知,吸引更多文化创意人才参与,推动区域协作、文化融合与产业升级。
借助两大时尚活动,让大湾区设计力量向西部市场辐射
“大湾区:时尚融合 2025”继广州、珠海、深圳三站完美收官后,成都站于7月17日开锣,“粤港澳大湾区时尚汇演 2025”在成都天府设计园(101红仓)惊艳登场。“粤港澳大湾区时尚汇演 2025”正是“大湾区:时尚融合 2025”项目的年度核心板块,继首站亮相“2025广东时装周-春季”开幕式后,第二站登陆“2025深圳原创时装周·成都巡展”开幕式。
在本场时尚汇演上,由香港时装设计师陈进杰Derek Chan创立的品牌DEMO、由深圳时装设计师那乙麟ABEL NA创立的品牌祺飛QIFEI,分别献上了最新设计系列《The Continuum 延续》和《呐喊》。香港知专设计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两所设计类专业院校,也展示了优秀学生的创意作品。整场汇演以极具冲击力的创意呈现,让成都见证了湾区时尚产业的蓬勃活力与无限可能。
在同日开幕的“2025深圳原创时装周·成都巡展”上,FFF联合2025深圳原创时装周,携6个兼具国际化基因与东方美学气质的港澳设计师品牌登陆蓉城,包括EU、ZIO、THE CHAOS、WHY、WREADY及XU’S。这是大湾区创意设计力量与西部时尚市场的首次深度对话。
“大湾区:时尚融合 2025”项目中一向最接地气、最受年轻人喜爱的活动——“大湾区时尚音乐夜2025”,用潮流的“时尚+音乐”跨界理念,相继在广州站、珠海站、深圳站引发热潮之后,7月26日登陆成都MAO Livehouse。
成都站集结的三支乐队可谓超强阵容,包括情绪摇滚新贵“悲伤玩具”乐队、迷幻电子先锋“彩文乐队ColorfulBar”以及实验摇滚黑马“药倦乐队”,极富个性的三支乐队以及各自不同的音乐风格,带来了一场打破常规的视听盛宴。此外,来自香港的时装设计师品牌SON OF A KING、来自澳门的服装品牌COMMON COMMA、来自广州的独立复古品牌SOARIN,以及来自深圳的时尚饰品品牌GEL E LUA与乐手们携手合作,极具设计感的服饰单品与音乐舞台相互呼应,碰撞出不一样的创意表达。
“大湾区:时尚融合 2025”项目的主办方FFF,作为非营利时装推广机构,自从2012年在香港创立后,1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香港时装业发展,最近几年则积极为香港本地时装设计师开拓大湾区机遇。早在2019年,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创产业发展处(前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意香港”)赞助下,FFF就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内首个以时尚为主题的跨城大型项目“大湾区—时尚·出行”。“大湾区:时尚融合 2025”正是该系列的第五届。
深圳原创时装周是FFF的老朋友了,已经合作多次。作为深圳原创时装周代表,深圳市服装供应链协会执行会长张祥全认为,合作几年最大的收获是核心打通“香港时尚创意-内地产业”闭环。“累计引入了12位香港设计师,76%实现商业落地。今年与FFF合作举办星启计划,提供更多机会及投放资源给新锐香港时装设计师,让他们更轻松地进入内地市场。未来我们希望和FFF在大湾区以及国内不同城市展开更多的合作。”
FFF前几次与深圳原创时装周的合作,都集中在深圳。而这一次,FFF带领大湾区尤其是香港的新锐设计师和院校学生们,跟随深圳原创时装周的步伐,走出深圳,走向成都,举办了时尚汇演和成都巡展。FFF试图将湾区时尚文化创意力量的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力求让成都、让全中国都能看到湾区及香港的时尚产业优势及创意之光。
成都时尚包容度高,港澳设计师初战收获好口碑
对港澳时尚行业设计师来说,无论是当年的“珠三角”时代还是现在的“大湾区”时代,由于地缘上的接近以及时尚行业多年来的一体化发展,他们对内地最熟悉的地区无疑是广东。作为西南潮流重镇的成都,大部分港澳设计师是第一次来,甚至了解也不多。即使如此,成都让不少设计师惊艳了一回。
在“2025深圳原创时装周·成都巡展”现场,来自香港的参展品牌Why也是FFF的老朋友,参加过FFF在香港和深圳举办的时尚活动。主理人林嘉欣表示,“我第一次来成都,为了布展,我提前两天就过来了,到处逛了逛,感觉成都和很多城市有点不一样,文化氛围比较浓厚,建筑都很漂亮,可是又有一种简单的美,我的品牌是走东方美学路线,我就感觉跟成都给我的印象有点类似。”
Demo是“粤港澳大湾区时尚汇演 2025”成都站的走秀品牌,主理人陈进杰 Derek Chan也是第一次来成都。“很惭愧来之前我没有主动地去研究成都这个城市,不过我之前在巴黎和上海的showroom时,我会询问买手们在内地不同地方会不会有不同的消费取向和经历。他们都跟我说,成都是比较大胆的城市,很多款式都可以试不同的颜色,甚至很夸张的颜色,成都消费者都能接受,还称赞这个穿着很漂亮。在时尚方面大胆、包容,这就是我从别人那打听来的对成都的初印象。”
而陈进杰的这个初印象,在他携最新作品走秀之后就获得了印证。他这次展示的是2026度假系列,以《The Continuum 延续》为主题,整个系列最具辨识度的一点就是“性别模糊”,从款式上看,你可能无法分辨是男装还是女装。“我一贯的设计方向都是这样的,颠覆传统性别观念。传统观念认为衣服要分男装女装,但我认为衣服没有性别,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好不好看,适不适合你。为什么我们要将那么多额外的意义、标签、规训加注在服装上面呢?”当天他的新系列收获好评无数,成都本地观众接受良好,时尚包容度可见一斑。
大湾区城市尤其是深圳、珠海在地理位置上与港澳一衣带水,具有天然的优势,而成都地处西南,那么在港澳设计师眼中成都与湾区城市的时尚有何不同?林嘉欣表示,“内地城市中我去过深圳、上海,加上这回第一次来成都。深圳在我印象中就是标准的商业化城市,感觉某种程度上跟香港比较类似。上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有一点西方的感觉,我认为上海的时尚是更立体一点的。成都也是个时尚的城市,我觉得它的东方特色是更重一点的。”
“不过深圳也好上海也好,包括这次来的成都也好,内地给我的感觉就是包容性很强。”林嘉欣透露,“我们参加成都巡展,主要是可以借这次机会了解当地市场对服装的喜好,然后再据此做一些相对的调整,考察一下内地的市场发展,以后可能会在成都或其他内地城市开店。”
和林嘉欣一样,陈进杰也是香港本土设计师,他对港澳设计师加强与内地交流合作、开拓内地市场的前景充满希望。“前景是一定有的。我以前经常从别人口中听说成都是什么样的,但没有真的去过是感受不到的。所以,一定要多过来看看,一定要多看不同的地方,看这边的人是怎么生活的,怎么穿衣服的……多去不同的地方交流,你就会看到不同的东西。”
陈进杰做时尚品牌已经超过10年,有时会有一些年轻设计师咨询他对内地市场的意见,他一向鼓励港澳设计师多把眼光转向内地市场。“我跟年轻设计师说,虽然我们是香港本地的,可是我们不能只看香港,因为香港很小。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不是只有香港能看到你的作品,可能内地、外国都能看到。内地市场很大,时尚也在飞速发展,对时尚的接受程度我觉得内地要比外国高很多。所以无论是品牌发展市场前景的角度,还是成本控制的角度,我认为内地都是很好的选择。”
深圳效率+成都生态,走稳湾区项目迈出湾区第一步
从2019年至今,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创产业发展处(前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意香港”)赞助下,FFF主办的系列大湾区大型时尚项目每年都会进行升级迭代,但今年明显迭代步伐迈得更大。从2019年的“大湾区—时尚·出行”,到2022年的“大湾区—时尚跃进2022”,再到2023年至2024年的两届“大湾区:时尚融合”项目,这几届活动选址都未脱离大湾区范围。经过几年的积累,带领湾区新锐设计力量走出大湾区的时机已然成熟,于是FFF抓住了这个“出走”机会,第一个“出走”城市就选择了西南重镇成都,这也是今年“大湾区:时尚融合 2025”项目最大的突破。
一个大湾区时尚项目,驻守大湾区就好,为什么偏偏要走出大湾区?“我们的项目在大湾区这边跑了几年,该去的城市都去过了,我们就想把项目延伸一部分去内地。这个概念就有点像,打个比方,我在广州白云区有一个地产项目,我不能只在白云区这边做推广,因为有可能买房子的不仅是白云区的人,还有可能是广州其他区的人、甚至广东省其他城市的人,所以我还得去广州整个市、以及广东省其他城市去做推广。”Fashion Farm Foundation项目总监杨锦淮解释说,“所以说我们在做的这个大湾区项目,也不能只在大湾区里跑来跑去,要去找咱们中国内地比较有时尚活力的城市去做拓展点。”
“湾区时尚项目”基于湾区、却并不止步于湾区,主办方FFF酝酿许久的“带领湾区时尚项目走出湾区、走向全国”,终于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选择了西南潮流城市成都,并不是偶然的、感性的选择,而是经过了一系列行业前景分析、市场考察之后的深思熟虑。
第一步选择了成都,首先得益于深圳原创时装周的成都巡展,FFF带领大湾区新锐设计师和院校学生们跟随了深圳原创时装周的步伐。杨锦淮介绍,从几年前开始,深圳原创时装周就一直在成都做一些时尚项目,他们的做法是把深圳大概几十个或者上百个优质服装品牌,组团带去成都做推广。“我们觉得这个平台做得蛮好的,这种做法其实和FFF的项目做法非常相似,我们的推广思路可以说不谋而合,那么参加深圳原创时装周的成都巡展就显得水到渠成。”
深圳原创时装周代表张祥全分析,成都巡展决策基于三重优势:“第一是消费市场能级,成都连续6年全国首店经济位列前三,2023年新增首店655家;第二是设计资源聚集,成都拥200+独立设计工作室;第三就是往届实效,累计已有83个品牌进入了西南渠道。此外,深蓉产业差异形成天然互补:深圳以2600亿元年产值和1800余家品牌企业构筑商业化基础,72小时快反能力通过ISO认证;成都则以22项国家级非遗工艺和青年客群年增35%的活力注入文化基因。两地协作本质是‘深圳效率+成都生态’的闭环验证。”
“我们一直想把大湾区这些活动推广到国内不同城市,成都是西南的潮流之都、时尚重镇,是我们印象中西南地区时尚氛围最好的一个城市,今年增加了成都这一站,这是项目无可争议的一大亮点,也是项目今年最大的升级。”杨锦淮表示,“我们这次成功地把港澳的设计师品牌、湾区的专业设计院校带来了成都进行展示,我认为这对香港以及整个湾区业界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试点。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次展示,让湾区的设计人才、时尚文化与成都当地多多交流与碰撞,同时也能为湾区时尚产业人才、为湾区时尚品牌拓宽内地机遇提供助益。”
虽然是第一次带领湾区项目进军成都,但杨锦淮对拓展成都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在我的认知中,除了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应该是设计品牌开店最多的内地城市。通过我们这个项目的传播,也成功地吸引到跟一些不同商场的合作机会。所以我们应该会在2026年的项目里加入更多成都的元素,有可能是开设快闪店,也有可能是举办静态的展览,我们希望通过更多不同的时尚形式在成都这么有活力的城市做展示。也希望咱们成都的朋友能认识到,我们香港以及大湾区城市有这么多时尚人才。”
当然,进军成都仅仅是“湾区项目北上”的一个开始、一个起步,走向全国、甚至走向全球才是目标所在。在湾区时尚业界,不仅加强湾区交流与合作早已成为共识,让湾区项目走出大湾区、走向全国,也获得了一众业内人士认可。“湾区时尚项目北上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有利于推进湾区产业协同的进程,为中国时尚产业带来更多新启发、新思路。”广东时装周代表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刘岳屏认为,“未来,我们希望继续携手FFF等港澳力量,继续发挥平台作用,共同推动湾区时尚与全国各个产业集群的交流合作,为中国时尚走向全球注入更多湾区能量。”
-
180 互联网
-
461 互联网
-
333 互联网
-
1176 互联网
-
386 互联网
-
489 厂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