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追寻抗大精神 开创未来 赓续红色血脉
111 [ 互联网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2025年9月18日,“铭记历史 追寻抗大精神 开创未来 赓续红色血脉”主题社会实践大课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旧址、抗大陈列馆和上寨村举行。本次活动采用“大中小一体化”形式,河北师范大学联合沈阳大学、河北美术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城乡建设学校、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石家庄神兴小学教育集团以及雄安新区安新县第二小学,组织70名不同学段学生和24位教师,以沉浸式实践教学引导学生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旌旗飞扬启新程 誓言铿锵砺壮志

活动伊始,全体师生齐聚河北师范大学四方广场,在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路晓峰主持下举行简短而庄重的出征仪式。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小兰出席并作动员讲话,强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大历史时刻,重返抗大故地、追寻精神之源,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并嘱托师生要“用心看、用心听、用心悟”,希望大中小学师生通过参与跨越学段、贯通历史与现实的思政大课,深刻理解抗战岁月的艰苦卓绝和伟大胜利的深远意义,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赵小兰书记为实践团队授旗。旗帜飘扬,使命在肩,学生代表郑重发言,承诺将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实践,深刻学习、严肃思考、不负嘱托。

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小兰作动员讲话

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小兰为实践队授旗

社会实践师生在河北师范大学四方广场合影

社会实践师生在抗大陈列馆合影

陈列馆中忆峥嵘 艰苦岁月守初心

师生一行步入抗大陈列馆,在专业讲解员动情详实的介绍中,重回那段烽火连天却理想闪耀的岁月。透过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实物、一段段感人故事,大家深切感受到抗大师生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办学、顽强学习的伟大精神。教员在战火中传道授业,学员在硝烟中刻苦求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风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在场师生。

历史的画面与现实的情感在此刻交汇,师生无不为那段充满信念与牺牲的岁月动容。许多学生俯身细看,眼眶湿润,不仅因革命先辈在艰苦条件下的坚守而震撼,更深刻体会到理想与信念所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当历史的痕迹真切地呈现在眼前,抗大精神不再是书本上的名词,而成为可感可触、直抵人心的血脉传承。

师生认真聆听抗大陈列馆讲解

歌声激荡抗大魂 分段授课悟真谛

参观结束后,师生回到陈列馆庄严的序厅,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程飞以抗大校歌为主题,带来了一堂深情而激昂的“音乐中的思政课”。程老师从校歌的创作背景、歌词内涵讲起,解读其中蕴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崇高理想追求,并带领全体师生齐声高唱。歌声嘹亮,穿越时空,凝聚起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随后,来自8所学校的教师杨玥、夏芳芳、梁紫慧、金山、邓光明、步桂新、戴胜华、王旭阳分小、中、大、硕博四组开讲“场馆里的思政课”,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深入浅出地讲授抗大历史与红色精神。通过一幕幕真实的历史细节、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由史及今、由情至理,激发学生的深切共鸣,促使其深刻思考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音乐中的思政课”

“场馆里的思政课”

碑林刻载奋斗史 青春承志践真知

沿着再现抗大办学历程的浮雕墙缓步前行,师生们来到庄重肃穆的碑林旁。这里摆放着的一排排青石板真实再现了“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的抗大学习场景。学生们体验了抗大学员艰苦的学习环境,感慨革命先辈坚定的意志,踊跃分享要珍惜当下、奋发努力的真实感悟。

师生们走进抗大碑林,在一方方题词碑刻前驻足凝视、凝神思考。石刻之间,既有那段艰苦卓绝却斗志昂扬的办学历史,也记载了革命先辈的伟大贡献。大家缓缓穿行其中,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那一代人在艰难条件下坚持学习、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深刻体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抗大精神。

旧址回响奋进曲 戎装励志报国情

在抗大学员当年居住的寨上村,原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徐文涛大校为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勿忘九一八 砥砺抗大魂”的生动教学。徐大校以《松花江上》《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等经典抗战歌曲为线索,串联起东北抗日和华北抗战的壮烈历史,深情讲述抗日军民尤其是抗大师生在民族存亡关头所展现出的巨大勇气和牺牲精神。

徐大校勉励同学们勿忘国耻、立志报国,将抗大精神融入血脉、见于行动。讲解过程中,同学们积极互动,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原沈阳军区抗日史馆馆长徐文涛大校开展现场教学

竞展才思鉴真知 笔颂心传续新章

随后,“薪火相传”抗战历史与抗大精神知识竞答在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教师朱新莹主持下拉开帷幕。题目内容涵盖抗日战争重要事件、抗大办学历程、著名人物事迹及精神内涵等多个方面,全面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各学段学生混合编组、通力协作,面对提问沉着思考、对答如流,既展现出扎实的知识积累,也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对抗战精神的高度认同。整场竞答节奏紧凑、气氛热烈,掌声与喝彩频现,将现场学习氛围推向高潮。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教师朱新莹主持“薪火相传”知识竞答

各小组积极抢答

在河北师范大学教师王涛与沈阳大学教师王旭阳共同主持的“时光留声机”学习成果展示环节中,各小组充分发挥创意与协作精神,以多元形式重温抗大岁月。有小组深情讲述抗大学员刻苦求学的真实故事,升华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有小组借助自制简易道具,精彩演绎军民鱼水情的动人片段;还有小组通过自编短剧,再现了抗大生活中团结互助、真诚相待的温馨场景。每一个作品都凝结着同学们的深刻思考与情感投入,展现出他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精神的体悟。

大中小学一体化小组进行多样化学习成果展示

活动临近尾声,同学们在特制的明信片上认真书写此行感悟,将一日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转化为真诚的文字。一笔一画之间,既有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也有对自身责任的重新审视,更充满了砥砺前行、报效祖国的青春决心。这些明信片不仅成为此次红色之旅的珍贵纪念,更是一份跨越时空的青春承诺。

活动最后,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胡海霞对本次实践进行总结。胡海霞书记以“为何而来、带走什么、如何走向未来”三个问题为线索,深刻点明此次追寻抗大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初心与意义,并勉励同学们真正将“小我”融入“大我”,把“所知”转化为“所行”,在实际行动中践行革命精神。胡海霞书记特别寄语全体同学许下青春承诺,“请党放心,强国复兴有我们;请先辈放心,红色基因传承有我们;请祖国放心,未来的发展有我们!”誓言铮铮,回荡在抗大旧址上空,为此次沉浸式实践画上了一个充满力量与希望的句号。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胡海霞进行活动总结

此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元沉浸的大思政课方式,有效贯通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在历史的回望中汲取精神力量,在现实的感悟中坚定前行方向,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深厚而持久的信仰力量。


Copyright © 2020 科技见闻网 版权所有